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关于我们
栽培“工厂”里的牛肝菌
1832947938268024834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4-09-09

讲述人:云南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开萍

我是云南临沧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一到雨季,农闲时就会和乡亲们上山采野生菌,其中大多是牛肝菌。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香喷喷的牛肝菌,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件弥足珍贵的事,这也是大山的馈赠。那时候没想到,这小小的牛肝菌会成为我一生的事业。

2001年,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的我着手开始研究西双版纳地区特有野生食用菌的人工驯化,黑牛肝菌就是其中之一。研究伊始,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在前辈的研究中,已经查明绝大多数食用牛肝菌都是外生菌根菌,这意味着它们需要与特定的宿主树共生,由宿主树提供营养才能出菇,形成供人们采食的菇体。经过多年的实验室观察和大量的野外调查,我终于确定,这种云南南部特有的黑牛肝菌,与其他常见牛肝菌有着显著区别,它对宿主树的依赖性并不强。因此,我打破固有思维,大胆提出,“黑牛肝菌脱离宿主树的人工栽培是有可能实现的!”从此,我一头扎进这项没有前辈研究成功过的领域里,并在2011年,终于成功研发出黑牛肝菌的袋栽技术,使其可以在没有树木的条件下产生菇体。

“牛肝菌可以被人工栽培”的消息不胫而走,在食用菌产业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投资者也慕名而来,我均以“技术尚未成熟”为由拒绝。因为我深深知道,黑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的从无到有,仅仅是迈出了从“0”到“1”的第一步,要想让它成为真正的“产品”被端上老百姓的餐桌,在科研上还需要从“1”到“N”的持续奋进。对于那些想要“尝尝鲜”、“赚快钱”的投资者,我始终无动于衷。

当时,我同样以“技术尚未成熟”为由拒绝上海宏博集团的投资,但得到的回复是希望通过“十年磨一剑”,在十年以后实现投资回报。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也使我毅然放弃了稳定的科研单位工作,与上海宏博集团合作,并于2013年9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创立了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此走上了充满希望和艰辛的创新创业之路。

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是一种封闭式、机械化、立体化、规模化、周年栽培的生产模式,是按照菇类生长需要设计封闭式厂房,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生产安全绿色的优质食用菌。为了将高品质的牛肝菌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我下定决心走工厂化栽培的路线,这也就意味着,需要研发的不再是某一项单一的技术,而必须是一整套技术体系,这样的思路也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

为了提高工厂化栽培中的机械化程度,须以瓶栽模式代替袋栽模式,而与之相匹配的原料配方、菌种繁殖、环境工艺、设施设备等均需要从头进行研发。在这一关键时期,我顶住巨大压力,废寝忘食,除了继续针对黑牛肝菌的生物学特性下足功夫,同时深入研究厂房设计、机械设备的运作原理,从总体上规划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的技术蓝图。

在对厂房设施、生产设备和环境工艺积累了一定经验后,我发现利用野生黑牛肝菌直接驯化的菌株其实并不适合工厂化大规模的栽培,能够使用的期限仅仅只有1—2年,要想获得稳定的生产菌株,必须进行人工育种。为此,我提出在研发部门下成立育种小组,专门进行黑牛肝菌的杂交育种工作。

2019年,景洪宏臻基地终于成功实现了稳定的满负荷生产,这也标志着黑牛肝菌工厂化栽培获得了成功,景洪宏臻成为了当时全球第一家,也是唯一实现牛肝菌规模化、周年化生产的企业。截至2023年底,景洪宏臻基地、贞丰基地菌种产能已达到每日产26万瓶,每天能够生产鲜牛肝菌26吨,年产值达3亿元。

这一路走来,我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思维定式,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如今已实现了曾经的理想,让珍稀名贵的牛肝菌“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我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百尺竿头,仍可更进一步,攀登科学的高峰永无止境!

(本报通讯员 西组轩 整理)